擔心信貸壞賬。
不是不看好,主要是下列原因:
一方面盤子大,炒作需要資金量大,資金面緊張,向上拉不動。
另一方面,做股指qh的可以通過打壓銀行股從股指qh上獲利。
你現在在用什么方式支付?還在用現金嗎?需要錢的時候你會去銀行貸款嗎?雖然目前網絡上的小額貸款亂象叢生,但這畢竟代表了一種新的模式,去現金化時代的腳步已經臨近,貸款也不再是銀行的專屬,那么他們在傳統盈利模式受到沖擊下有什么辦法呢?至少到目前尚未看到,因此,雖然市凈率低但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銀行股的未來,更何況銀行股本身還存在一直有爭議的壞賬問題,因此該版塊不符合目前的主流-價值投資,死是不會的,但要漲很難
市盈率低是有價格被低估的現象
銀行股從去年12月份大盤起來就充當主力角色,漲幅已經相當大了
昨日銀行理財產品被銀監會下令從嚴,導致短時間利空,不過下來了恰好買,值得長期持有。別買中農工建交就行
估值探底緣三因
實際上,自2011年7月起,銀行板塊估值便全面下移至市凈率2倍以下。分析人士認為,市場之所以給予銀行股如此低的估值,主要在于對銀行利潤增速放緩的預期,而引發這一預期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凈息差面臨收窄風險。在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新增信貸出現萎縮,實現“穩增長”的目標還有賴于貨幣政策有所作為。目前,市場對實行非對稱降息以對沖經濟下行風險的預期較為強烈,若預期兌現,無疑將使銀行凈息差收窄,擠壓其主營業務利潤空間。
其次,金融改革在一定意義上對銀行股尤其是具有行業壟斷地位的國有銀行股屬于利空,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或將推動民間融資平臺發展,企業融資方式漸趨多元化將影響國有壟斷銀行的議價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地方債務償債風險始終存在隱憂。未來三年是地方債償債高峰期,雖然償債時點或將延后,但并沒有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對銀行股的信心。
擔心信貸壞賬。